
暂园位于常州市钟楼区新市路71号新河海滨馆西侧,游龙河畔红星新村南侧。

(徐伯元 摄)
暂园为唐驼所建。原地为唐驼伯祖唐安邦(民族英雄唐荆川后裔)死后,清朝皇帝敕建的孝子祠堂及竖褒扬石牌坊的地方。志书载:“唐安邦早年丧父,事母至孝,母卒,唐安邦庐宿于墓,谓家人曰:‘大事已毕,愿随二老于九泉,死后务以丧服殓我也,遂卒于庐舍。’清朝皇帝敕建孝子祠、坊以褒扬,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唐驼(1871—1938)原名守衡,字子权,是常州名贤唐顺之(荆川先生)之后,出身书香之家;5岁丧父,由母亲邹氏督教授业。从小喜爱书法,17岁时已掌握了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的书体精髓;20岁时已能自成一体,时称“唐体”,民国时学写唐体成为一种时尚。由于他写字坐姿不正和过分刻苦练字而成为驼背,1905年他在为著名作家曾朴写的名著《孽海花》题写书名时正式开始用唐驼署名。唐驼的书法秀美遒劲,含蓄朴茂,骨肉停匀,四平八稳。与沈尹默、马公寓、天台山人并称题写匾额四大圣手,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请他写的市招深受厂商欢迎,所书门面招牌,夺上海书家之冠。唐驼还是一位抱负不凡、眼光独到的我国印刷业开拓者和优秀的企业家。20世纪30年代,唐驼还主持了唐荆川墓地的整修工程。
江苏巡抚、常州知府向皇帝报告唐安邦的孝行,清道光十九年(1839),皇帝颁旨批准常州为唐安邦建孝子祠和坊,以褒扬他的孝行。咸丰年间,太平军兴,唐孝子祠毁于战火。20世纪20年代,唐驼发誓要恢复唐孝子祠、坊并创建安邦小学,让常州贫苦家庭的孩子免费入学。经过数年呕心沥血地写对联出售,(他创造了中国广告史上空前的杰作,曾租用飞机在上海散发卖字润格〈价目表〉),唐孝子祠、坊终于建成,并广植树木花草,定名暂园,即暂时称之为园,有自谦之意。园中曾筑有“祭字亭”,四周植以花木,特聘吴门花匠管理,成为城西名胜佳境之一。其时暂园中还建有孝子祠,牌坊以及祠校等,这是一座以“行孝立德,教育为本,慈善先行”为宗书的园林,同时又是把园林和学校完全融为一体,园中有校,校中有林,独具特色的整体建筑群。安邦小学开学那天,吴稚晖等社会名流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唐驼鬻书兴学的精神感动了常州人。

(安邦小学旧址)
民国二十六年(1937),暂园遭日机轰炸而毁,可能与唐荆川剿灭倭寇有关,故而遭来日军的报复,当时南郊的唐荆川墓园也遭到了日军破坏。

(修缮前)
时至上世纪末的1996年,开始建设红星新村,由钟楼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在原址恢复了暂园。现在的暂园,小巧精致,园额之上的“暂园”二字,系唐驼儿子原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念慈(原东南大学知名教授)所书。

(修缮后)
现暂园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园中主体建筑为一座坐南朝北硬山式两层楼房,面阔5楹16米,进深6檩6米余。楼房东西山墙上均砌筑苏式香山派封火墙,楼房上、下二层均设置沿廊,廊后各间均配置雕花木格嵌玻璃长短门窗,颇具民国时期建筑风格。楼房的西北辟建绿化带,遍植树木翠竹。其北侧砌筑屏风式纪念碑一座,碑正面(朝北)镌刻《暂园重建记》碑名及序文;背面(朝南)刻有唐驼书唐代著名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文。暂园的重建为城西增添了一处充满历史文化内涵的美景。

(徐伯元摄,常州市档案馆藏)
暂园遗址于2008年12月18日被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常州市区第一批历史建筑。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百年南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