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概况
名称来历 三国时吴大帝孙权崇尚武功,以统一大业为己任,于嘉禾三年(234年)诏复丹徒为武进,取“以武而进、武而进之”之意。
地理位置 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部,东经119°40′~120°12′,北纬31°20′~31°48′。濒太湖,衔滆湖(西太湖)。东邻江阴、无锡,南接宜兴,西毗金坛、丹阳,北接常州中心城区,人民政府驻湖塘镇延政中大道28号,电话区号0519,邮政编码213159,距常州市行政中心约20千米。
政区沿革 武进原属延陵,西晋分丹徒、曲阿以东地区置武进县,属毗陵郡。此后,晋陵、武进县时分时合,数易其名。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置武进、阳湖两县。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合并为武进县。抗日战争县境沦陷期间,乡区建立武南、澄西、武进(北)和金丹武抗日民主政府。1949年4月23日,武进县解放,市、县分治,武进县隶属常州专署。1953年隶属镇江专区。1956年隶属苏州专区。1957年隶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武进县划属常州市管辖。1993年7月18日,武进县政府驻地由常州市区迁至湖塘镇。1995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武进撤县设市。2002年4月22日,国务院批准武进撤市设区。
政区划分 宋代,设武进县,辖16个乡。元沿宋制,增设隶事司。明代,晋陵县并入武进县,废除隶事司,全县设乡35个。清初沿明制,雍正4年(1726年)武进、阳湖两县分治,武进县领乡17个。
1911年辛亥革命后,阳湖县与武进县合并。县城常州设为武进市,通江乡改为通江市,其余34个乡未作变动。1929年8月,武进县划分为363个乡,83个镇,5234闾,26237个邻。1934年10月,乡镇合并为120个乡、65个镇。1947年11月,武进县实行扩区并乡镇,全县合并为4个区、47个乡、27个镇。1949年4月23日,武进地区解放,全县划分为10个区,1个县属镇,166个乡。是年10月1日,全县调整为15个区,188个乡、镇。1950年5月,运村区改称前黄区,马山区改称雪堰区,原运村区的南宅、黄埝乡和漕桥镇划归雪堰区,鸣凰区的胜东、坊前乡划归前黄区。8月17日,分鸣凰乡西境建洋桥乡。1952年9月20日,戚墅堰分出12个乡建剑湖区。年底全县共建场圃12个。1954年4月,奔牛、湟里改为县属镇。1955年1月31日,按江苏省规定,全县26个区属镇除漕桥、湖塘桥、横林、焦溪、郑陆5镇外,余改为乡。1956年3月,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新形式”,15个区并为8个区,181个乡、镇并为90个乡,1957年10月,8个区并为6个区,辖42个乡、5个县属镇。1958年1月至3月,全县区公所先后撤销,划分前黄、鸣凰、横林、郑陆、新桥、奔牛、夏溪7片。是年,又将县属青龙、新闸镇改为乡。是年8月,坂上乡并入马杭乡,戴溪乡并入礼嘉乡,邹区乡并入卜弋乡。同时,将常州市太平、长田、茶山、丁堰4乡划入武进县。10月太平乡并入青龙乡,茶山乡、新建乡和湖塘镇合并为湖塘乡,南夏墅并入鸣凰乡,龙虎塘乡并入新桥乡,旌东乡并入湟里乡。全县共成立40个人民公社(乡)、1个县属镇和6个场圃。1959年3月,原属常州市的丁堰、长田、茶山、太平4乡地域仍划归常州市,是年9月,增邹区镇、庙桥公社。1960年6月,增龙虎塘公社,8月增南夏墅、戴溪公社。至此,全县共有41个乡(公社)、7个场圃。1961年5月22日,全县划分为漕桥、前黄、湖塘、横林、郑陆、新桥、奔牛、湟里8个工作区,设党的工作委员会。是年又增设运村、南宅、政平、坊前、卢家巷、孝都、百丈、泰村、村前、成章、万绥、九里、吕墅13个公社。是年8月19日,增设厚余区和坂上、礼河、新安、三河口、剑湖、林南公社。年末,全县共有9个区、60个公社、9个场圃。1963年6月21日,奔牛、湖塘改为县属镇。1964年奔牛区的邹区公社划归厚余区。10月,常州市郊的新鹤、西林、海塘、采菱、雕庄、三里、青龙、北塘、陈渡9个公社及其它地区部分地区划入武进县,改建为三井、北港、西林、雕庄、青龙、北塘6个公社,设立城郊区。11月,横林改为县属镇。1965年1月18日,撤销北塘公社,建立潞城公社。8月4日,撤销城郊区,建立北塘区,厚余区改为卜弋区。1966年4月18日,撤销北塘、前黄区,全县共有8个区、69个公社(镇)。1973年雕庄公社划归常州市。1979年末,全县共有64个公社、3个县属镇、18个场圃。1983年恢复区、乡、镇建制(乡以下设村(自治组织),村以下设居民小区)。西夏墅乡分出8个村,另建浦河乡。1984年青龙、潞城、三井、西林、北港划入常州市。
1985年3月11日,奔牛、湖塘、横林3乡分别并入奔牛、湖塘和横林3个县属镇,全县共有8个区、3个镇、62个乡、20个场圃。1994年5月5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撤销前黄区等8个区公所。年末,全县建有4个镇。1995年6月8日,武进县更名为武进市,龙虎塘、新桥、圩塘、百丈4个乡镇划入常州市。1999年11月,全市56个乡镇调整为30个镇。2001年全市实施村级区划调整,将全市757个村委会调整为515个村委会、76个居委会。2002年4月,武进撤市设区,魏村、安家、薛家、西夏墅、小河、孟河、罗溪7个镇划归常州市新北区。年末武进区共有23个镇,2个开发区,下辖65个居委会、407个村委会、7504个村民小组。2007年武进区23个镇调整为14个镇1个街道。2009年增设西湖街道。2015年常州市区划调整,划出奔牛、邹区和郑陆三镇给常州市各区,划入原戚墅堰区的三个街道。2020年末,全区共有雪堰、前黄、礼嘉、湖塘、牛塘、洛阳、遥观、横林、横山桥、嘉泽、湟里11个镇,南夏墅、西湖、戚墅堰、潞城、丁堰5个街道,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常州市经济开发区和武进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下辖124个社区居委会、197个村委会、5404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20年末,辖区户籍总人口98.04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55.5万人。总人口中女性50.3万人,占51.1%;14岁以下15.8万人,占16.5%;15-64岁72.03万人,占73.3%;65岁以上8.24万人,占8.4%。年内出生8719人,人口出生率8.89‰,死亡7077人,死亡率7.22‰,人口自然增长率1.67‰。
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95.81万人,占99.8%;有回、壮、土家、苗、侗、布依、蒙古、满、彝、黎、水、藏、瑶、白、仫佬、朝鲜、仡佬、傣、哈尼、维吾尔、畲、羌等33个少数民族,共1802人,占0.2%。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是回族,有385人,其次是壮族148人、土家族122人、苗族80人、侗族67人、布依族52人。少数民族中回族大部分居住在雪堰镇城西回民村,其他少数民族分布在各镇;全区流动少数民族人员有33个族别,约1.2万人,设少数民族服务站(点)5个。
辖区总面积1065.2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862.86平方千米,占81%;水域面积202.4平方千米,占1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01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武进区地处太湖平原,境内出露的地质构造有郑陆—横山桥断褶隆起和漕桥—雪堰断隆两处,隐伏地下的已知隆起构造有九里隆起、卜弋—厚余隆塌、湖塘断凸三处,其余地区属常州新生代凹陷带,隆起和凹陷交汇处伴有断裂发生。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以及地壳升降,使区境形成剥蚀和湖积的基本地貌轮廓。全区地势西部略高,东南部稍低。地形分为湖积平原和剥蚀丘陵。湖积平原,地面标高1.5-9米,占总面积的78.7%。剥蚀丘陵仅占1.5%,主要位于辖区的东南、东北部,有30米以上零星低丘40余座,最高的为天目山余脉酱缸山,海拔高度180.4米;最低点位于太湖的滨湖圩田与滆湖周边两处地面高程为吴淞1米。地层以黄泥土、白土、沙底青土、鳝血黄泥土、铁质黄泥土、烂田青泥土为主,适宜水稻种植。
气候 武进处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温适宜,雨水充沛,光照较为充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北亚热带季风环流支配着区境的寒暑交替。多年平均气温16.2℃,1月平均气温2.4℃,极端最低气温-15.5℃(1955年1月7日);7月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气温39℃(2003年8月2日)。最低月气温-15.5℃(1955年1月7日)。最高月气温39.4℃(1978年7月10日)。生长期年平均295天(12月10日至翌年2月20日)。平均年无霜期226天。最长达282天(1952-1953年),最短为196天(1992年)。年平均日照1965.5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44%,年日照最高时数2287.5小时(2004年),日照百分率52%;年日照最低时数1750.9小时(1989年),日照百分率为40%。年平均降水量1104.8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815.6毫米(1991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37.6毫米(1978年)。最长梅雨期54天(1991年),最短梅雨期3天(2005年)。
水文 区境属长江下游太湖水网区,南有太湖、滆湖(西太湖),京杭运河由西向东斜贯中部,境内长49千米,连接左右诸水,呈北联长江、南接两湖的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42条,总长度1988.5千米,其中区级河道32条277.3千米,镇村级河道1010条1711.2千米。平均每千平方米陆地有近2千米河道,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京杭运河以北的新孟河、德胜河、澡江河、北塘河、舜河等形成运北水系。京杭运河以南的孟津河、扁担河、武宜运河、采菱港、武进港等形成运南水系,通过京杭运河引长江之水至南部各乡镇。湟里河、北干河、中干河西起金坛洮湖,东入滆湖;太滆运河西起滆湖,东入太湖,形成区境东西向三湖水系。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辖区土地面积124583.93公顷。其中农用地63780.4公顷,占51.2%,建设用地37096.3公顷,占29.8%,未利用地23707.2公顷,占19%。植物资源以东部的低山丘陵地区为主,盛产茶叶和桃、梨、葡萄等水果。境内有茶园271.3公顷,桃园946.4公顷,梨园579.6公顷,葡萄园1985.7公顷;淡水渔业资源丰富,滆湖、阳湖、宋剑湖等自然湖泊及河港汊荡纵横交错,适宜于鱼、蟹、虾、蚌等水产养殖,是苏南著名的淡水鱼养殖基地,鱼类养殖面积达1.1万公顷。养殖中华绒鳌蟹、太湖“三白(白虾、白鱼、银鱼)”、鳊、草、鲤、鲫、鲢、珍珠蚌等20余种水产品。矿产资源主要有郑陆的石膏矿,焦溪、新安等地的白泥、紫砂、陶土等。潘家、芙蓉等地的优质矿泉水,单井涌水量100-1000立方米/日。
自然灾害 主要有雷击、旱、雹、冻、雪、高温、暴风雨、水灾等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1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常武地区年降水量1888.3毫米。5月21日入梅,7月15日出梅,梅雨期长达56天,梅雨量907.1毫米,均为常武地区历史上有记载以来之最。6月12~17日,第一次暴雨平均降雨量297.3毫米,7月1~14日,第二次暴雨平均降雨量473.5毫米,8月7~8日,第三次暴雨降雨量152.5毫米。大量客水涌入,江、河、湖水位暴涨,超过警戒线1.5米,下游泄水不畅,泛滥成灾。全县355个大小圩区受到严重威胁,4.6万公顷粮田受淹,其中1.5万公顷绝收;淹没鱼池和损毁滆湖围网0.7万公顷;0.3万公顷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严重受淹;1586家企业进水,其中1396家企业被迫停产。全县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1亿元。
经济概况
概述 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3.42亿元,同比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为1.8︰54.64︰43.5,三产增幅超过二产增幅3个百分点。年内新增上市企业4家,首发募集资金共25.1亿元,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0家,累计募集资金246.1亿元。全区设有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常州市经济开发区和武进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
农业 耕地面积4.03万公顷,人均0.62亩。2020年全区拥有常州市级名优农产品56个。“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累计达344只。“三品”种植面积占农业种植面积的77.8%,全区年末区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18个。年粮食平均亩产465公斤,比上年增加2.7%,其中水稻平均亩产683公斤,创历史新高。现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8家,实现销售收入330.9亿元,同比增长31.9%。
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9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5亿元,2020年达到67.98亿元,比上年下降5.2%。其中农业产值42.90亿元,与上年持平,林业产值0.17亿元,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44.94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20年全区粮食总产量75995万千克,其中水稻56764万千克,小麦为15677万千克,油菜籽844万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蔬菜生产面积稳定在100350亩,全年蔬菜总产量18.82亿千克,总产值8.26亿元。
畜牧业以生猪、奶牛、家禽为主。2020年末全区生猪存栏5546头,出栏生猪5.87万头;奶牛存栏300头;家禽年末存栏77.21万羽。
2020年末,果品栽培面积4532.6公顷,年产果品6402.4万千克,产值5.8亿元。主要果品有15个,以桃、梨、葡萄为主。
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5190公顷,其中池塘养殖5055公顷。2020年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642万千克,渔业总产值10.72亿元。
工业 拥有以冶金、机械、纺织、化工、电子、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地板等骨干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其中冶金行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对全区工业经济的贡献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形成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塘纺织城、西太湖石墨烯工业园,横林国际地板城等产业集群。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4256.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 3546.24 亿元,轻工业 完成产值 710.58 亿元,分别增长 8.5%和 5.7%。
2020年有工业企业24812家。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0.3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5.9亿元,2018年达到4217.9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99家,职工35.6万人,工业总产值4649.2亿元。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418家,其中100亿以上的企业3家,50亿以上的企业4家,10亿以上的企业23家。常州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列入“中国企业500强”第264位;江苏江南实业集团获“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第174位;江苏新华昌集团有限公司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43位;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46位、“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十强”;东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获“中国成长企业百强”第十名。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全区工业产品拥有常州市名牌183个、江苏名牌产品87个;常州市知名商标236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01个、中国驰名商标13个。
商业外贸
商业外贸 全 年 外 贸 进 出 口 总 额 809.71 亿 元 , 增 长 1.6%, 其 中 进 口 总 额 238.53 亿元,增长 2.8%,出口总额 571.17 亿元,增长 1.1%。一般贸 易进出口占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为 86.2%。 全年新增外资项目 113 个(新设项目 73 个,增资项目 40 个),新 - 7 - 增协议注册外资 11.20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1.2%。其中新增协议注册 外资超 3000 万美元以上项目 11 个(其中制造业项目 7 个、服务业项 目 4 个)。实际到账外资 7.6 亿美元,下降 1.3%。协议注册外资 2 亿美 元的太阳诱电项目、日本安川机器人零部件、大隈机床、德国仪诺万 车用高端精密部件、瑞士科凯司表面处理和美国康宁反应器等一批重 大项目相继成功落户。 全年通过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 40 个(其中增资项目 12 个),中方 协议投资额 2.17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42.4%。 武进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列第 39 位,排名上升 6 位,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省首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基地。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在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列第 7 位,比 上年提升 5 位,南工大常州西太湖产业学院签约落地。常州经开区在 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列第 9 位,比上年上升 4 位。全年完 成地区生产总值 823.15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7.9%;实现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 55.12 亿元,增长 6.3 %。
财政金融
财政金融 2020年武进区(含经开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5.2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税收收入167.30亿元,增长3.8%。新武进(不含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39.2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税收收入118.40亿元,增长5.7%。全区(含经开区)主要税种中,国内增值税75.21亿元,下降1.8%;企业所得税30.22亿元,增长12.4%;个人所得税8.64亿元,增长12.0%;城市维护建设税10.62亿元,增长3.1%;土地增值税9.07亿元,增长39.6%;契税14.19亿元,增长4.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3246.70 亿元,比年初增加 351.45 亿元,增长 12.1%,其中个人存款 1282.05 亿元,增长 13.4%。金融机 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2459.44 亿元,比年初增加 182.14 亿元,增长 8.0%, 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 1318.55 亿元,增长 6.7%。本外币不良贷款(五 级分类)余额为 18.65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 0.76%,较年初下降 0.04 个 百分点。 全年保费总收入 31.84 亿元,比上年增长 7.9%,其中人寿险收入 21.86 亿元,增长 5.2%,财产险收入 9.71 亿元,增长 14.2%。全年保 险赔(结)款支出 13.39 亿元,比上年下降 2.0%,其中人寿险支出 8.02 亿元,下降 9.8%,财产险支出 5.19 亿元,增长 12.5%。 年内新增上市企业 2 家,首发募集资金共 20.85 亿元。年末共有 境内外上市公司 32 家,累计募集资金 279.6 亿元。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20年末,有区级文学艺术协会10个、基层文联9个、基层文艺和文学社团29个,会员2000余名,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45名、省级协会会员128名,年内出版专著5部;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3个,其中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是武进区锡剧团和百兴艺术团,演职员100余人,全年武进区锡剧团送戏下乡200场,百兴艺术团送综艺下乡200场;有加盟电影院6家,银幕数35块(其中电影院银幕24块,旅游场所电影放映厅11块),座席13244余个,观众人数108万;乡镇影剧院26座,座位26000个,每万人拥有3.2个,年演出200余场次,观众达130万人次;电影演出公司1个,农村电影流动放映队14支,从业人员219人,2018年全年共计放映电影13400场,受惠群众723万余人次;文化馆(站)16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343个,公共图书馆总分馆17个,藏书54.5余万册;档案馆1个,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美术馆1个、艺术馆2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名人故居)5个,总建筑面积27241平方米。武进区有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是象牙浅刻、常州掐丝珐琅画、阳湖拳、横山桥百叶制作技艺、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1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0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方特色民间艺术铜刻《清明上河图》、微型根雕盆景《梅花》等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
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日益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比例达68.8%。教师“区管校聘”效应持续释放,17所城区小学与26所镇级学校实行结对共进,义务教育阶段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年末全区共有独立建制学校182所,其中公办小学50所、初中2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高级中学及完全中学8所;民办小学2所、民办初中2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民办高中1所;社区教育中心1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少体校1所,开放大学、幼儿师范学校、职教中心校各1所;幼儿园(注册园)66所(不含16所分园)。另有简易托幼机构75所;新市民学校12所。
全区在校(园)学生23.03万人,其中幼儿园5.8万人,小学9.41万人,初中3.94万人,高中1.45万人,职业学校1.2万人,新市民学校1.2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44人。全区公办教职工8170人,民办学校教职工1054人,中小学代课教师1610人。
年内普通中学有4879名中学毕业生被各类大专院校录取,高考录取率97.7%,其中高考本科录取率达92.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9.1%;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年内新建和翻建教学用房竣工面积达13.9万平方米。共有39.19万人次接受了各类岗位和实用技术培训教育。
科技 “能源高效利用中纳米杂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农村经济作物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性能生物基食品包材绿色制造技术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年内列入国家级科技项目8项,资助金额1054.2万元;省级项目90项,资助金额9440.8万元;市级项目354项,资助金额3123.95万元。全年新认定115家高新技术企业,年末全区有533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年申请专利16506件,授权专利11030件,其中发明授权1311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4个。实现技术合同登记数70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0.71亿元。
医疗卫生 2020年内投入医疗基础设施建设4.2亿元。武进人民医院外科大楼、中医医院综合大楼基本竣工,国家卫生镇实现全覆盖,新改扩建村卫生室20家,建成紧密型医联体3个、专科共建型医联体26个。年末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373个,其中区级医院3个。拥有医疗床位4340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66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92人,注册护士2732人。进一步加强了防疫和保健工作,居民卫生保健意识增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至65元。年内甲乙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317.3/10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8.87%;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是98.06%;爱婴医院巩固成果抽查合格率达83%;家庭医生完成签约70万人,签约率达48%;重点人群签约34万人,签约率达78%;特殊人群签约17862人,签约率97%;全区近5.4万人签订了个性化有偿签约服务包。年末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5.78人。
体育 竞技体育精彩纷呈。2020年成功举办了第23届女子曲棍球世界冠军杯比赛、2020年西太湖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和全国男子曲棍球冠军杯赛、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全国女排联赛等国际和国家级赛事。参加江苏省19届运动会,获金牌56枚、银牌25枚、铜牌30枚,并获全省县(市、区)输送奖第一名、贡献奖第二名。参加第15届市运会青少年部比赛,获金牌425.5枚,列金牌榜、团体总分榜第一。体育彩票销售总额达11.27亿元,比上年增长90.0%。
群众体育跃上新台阶,区体育局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年内投入镇(村)健身设施建设资金近150万元,新(改、扩)建村(社区)体育健身工程30个,新增健身体育场地面积2.5万平方米。年末全区公共体育场地总面积达319.39万平方米,人均达2.21平方米。全年共举办区级活动40余项。年末全区共有单项体育协会32个和8家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共有3654人,其中国家级66人,一级145人,二级662人。
广播电视 1956年2月,武进县有线广播开播,1987年10月,改名武进县人民广播电台,1990年9月,武进台调频广播正式开播,1995年6月,228米高覆盖周边18个市县的武进电视塔在武进广电中心安装完成。是年,7月1日武进电台、武进电视台、武进有线电视台入驻广电中心。武进广播电视台获“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版权)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广播全年播音8655小时,电视全年播出6752小时。49件作品在省、市节目创优评比中获奖,被中央和省市媒体录用400余篇稿件。在抖音发布短视频32条,总点击量980多万次。“爱武进”下载量2.5万人次,“微武进”“生活连线”“乐活常州”“886阳湖之声”等微信矩阵粉丝数达到52万,其中“乐活常州”22万,“生活连线”13.5万。年末全区数字电视个人用户263058户;互动终端140470个,净增677户;新增宽带4701户,净增1320户。
新闻出版 1955年12月,《武进报》创刊,1995年12月,更名《武进日报》。
社会保障 2020年新增就业岗位11.4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扶持创业599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2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82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86元,增长8.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0:1。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939元,增长8.1%。
新开工棚户区改造拆迁项目6个,新开工925套(折算套数);棚改安置房建设项目2个,新开工3276套,合计新开工4201套,基本建成2181套。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389户。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28.24亿元,发放贷款25.02亿元。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农村保险综合参保率均在98.82%以上。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分别净增2.35万人、1.98万人、2.21万人、2.2万人、2.21万人,五项保险参保总人数分别达到43.38万人、58.69万人、36.96万人、37.7万人、37.69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由年800元/人提高到年876元/人,最高补偿限额由年750元/人提高到年900元/人。职工人均养老金达1865元/月,比上年增长6.2%。全年人均拥有社会保险福利总额5107元。
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最低生活保障由每月760元/人提高到每月800元/人,全年共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107万元,享受保障户数2080户,人数2843人。全年发放慈善救助金3996余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2万人次。全区共有各类福利机构22个,床位数6518张,在院人数2522人。机构养老床位总数739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数占比达61%。全年福彩总销量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环境保护 2020年完成湿地修复5100亩,造林绿化9400亩,年末全区林木覆盖率达26.2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5%。
通过“散乱污”专项整治,减少化工、印染、电镀企业数量53.9%。26项治太工程全面完成,新增污水主、支管网305公里。39个集镇排水片区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315个村庄生活污水实现集中收集处理,20个工业集中区企业污水做到“应接尽接”。治理黑臭水体103条,21个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进一步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610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整治任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2.7%;PM2.5年均值为53.8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26.7%;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89.0%。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2020末全区公路总里程2449.0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80.82千米。全区完成货物周转量65088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1.5%;完成旅客周转量18999万人千米,比上年增长0.5%;全区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00万吨,比上年增长1.9%;圩塘汽渡全年渡运车辆101.54万辆,比上年增加5.64万辆。
名胜旅游
旅游业概况 武进依托一古(春秋淹城)一今(环球动漫嬉戏谷)一生态(西太湖生态休闲区)新概念,相继开发春秋淹城遗址、太湖湾、揽月湾(西太湖)、横山桥风景区、以花木为主的农业观光旅游区,初步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特色旅游为辅助的现代旅游产品体系。202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71亿元,比上年增长6.27%,旅游接待总人数20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5%。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在全省4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考评中排名第二。全区共有9个项目被列为市旅游重点项目。太湖湾露营谷等3个景区类市旅游重点项目和回民村陡门塘特色田园乡村等6个乡村类市旅游重点项目年内实际完成投资5.16亿元。全年新增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区1个,旅行社3家。年末全区拥有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6个A级景区(其中1个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9个“省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区,1个“省工业旅游点”,4个“省自驾游基地”,12家星级酒店(其中1家五星级酒店,4家四星级酒店),22家旅行社(其中1家省四星级旅行社)。
著名人物
武进历史上曾出过进士1546名(其中状元9名),为全国县级之最。春秋时期著名的政冶家、音乐鉴赏家季札封邑延陵(今常州地区);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生于古武进县城;清代,武进有恽南田为代表的“常州画派”等。现代有早期革命活动家董亦湘、抗日救国“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冯仲云;著名作家高晓声、著名音乐指挥家陈燮阳等,誉满中外。
城乡建设和公用事业
2020年中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长虹路高架互通改造工程完成投资约4亿元,实现常州至金坛双向、武进至金坛双向的高架通车。中心区新增15.6万平米绿地养护,城区路灯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2018年完成长河绿地约2万平米绿化建设,完成湖滨路沿线绿化工程,全年新增绿化面积约9万平方米。完成行政中心片区(一期)府西路及武进老年大学海绵城市改造、丰乐公寓及武宜中路雨水管道改造。轨道交通1号线武进段实现了洞通和轨通,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
2020年小城镇建设共规划181项重点项目,已开工135项,开工率达75%,完工86项工程,完工率达48%。“三河”工程全年累计实现投资11.11亿元。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完成投资约4400万元,新建排涝站9处,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750亩,整治灌排河道2.8公里。雅浦港中小河流整治工程顺利开工,中心城区闸站一期工程龚巷河北站启动建设。完成乡镇河道清淤270公里,河塘1260处,并完成滆湖备用水源地、太湖西部区等重点清淤项目83万立方米。
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205.2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38%,其中工业用电量174.41亿千瓦时,增长6.02%,自来水供水量16014万立方米,售水量14326万立方米。新增自来水用户0.97万户,用户总数达到47.2万户。污水主管网建设完成119公里,全区污水管网累计长度达1574公里。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集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9.1%,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3.1%。
2020年完成湿地修复5100亩,造林绿化9400亩,2018年末,全区林木覆盖率达26.2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5%。通过“散乱污”专项整治,减少化工、印染、电镀企业数量53.9%。26项治太工程全面完成,新增污水主、支管网305公里。39个集镇排水片区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315个村庄生活污水实现集中收集处理,20个工业集中区企业污水做到“应接尽接”。治理黑臭水体103条,21个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进一步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610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整治任务。2018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2.7%;PM2.5年均值为53.8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26.7%;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