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桥又名臧桥,位于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南市河(原吴故古水道)与原乌衣浜的交汇处,即现东下塘的河堤上。
乌衣桥始建于唐永徽三年(652年),为单孔石拱,呈东西向,至今已有1372年的历史。乌衣巷原是一条小河浜,后填浜成巷。现东侧荆溪福院,西侧荆溪人家,将其夹成南北向支道,很有气派。
乌衣桥桥畔曾经有一座郡中名胜——东山亭。此亭与苏州“沧浪亭”一样,名谓亭,实为常州刺史独孤及所建亭园。唐代韦夏卿在常州任郡守时曾在此留下千古名篇《东山记》。
2001年,在乌衣浜道路施工中,发现乌衣桥遗址。为抢救文化遗存,保护历史文物,经多方考证确认,决定修复乌衣桥,重建东山亭。
《咸淳毗陵志》志上这样记载:”乌衣桥又名臧桥,臧桥在新坊桥西,北通运河。唐永徽三年建(652)。《祥符经》云:‘大夫臧蒿寓此,故名’“。乌衣河又名南邗沟,“自太平桥西,环绕城南,出臧桥,首尾俱枕运河。”《咸淳毗陵志》的记载与现场发现完全一致。
常州(南)邗沟为何又称乌衣河(乌衣浜)?可能与此地多燕子有关,古人将紫燕喻为乌衣;也可能与历史上此地多名士有关,据说五品以上官吏才配穿乌衣。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方志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