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地名信息

雪堰桥、丫河村、南夏墅、阳湖村……大有来头!

网址: 日期:2025-05-06

龙城.jpg

 

一个带“丫”字的村子

藏着运河的几何美学

苏轼取水的一口井

成就了“香泉村”的千年IP

两大家族争一座桥

最后竟吵出个“礼嘉镇”

 

1.jpg

 

武进,长三角地理中心,坐拥太湖、滆湖(西太湖)苏南两大淡水湖,自然环境优美,位置得天独厚。234年,设武进县,孙权取“以武而进”之意命名为“武进”。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武进先后诞生了19位帝王、9名状元和1546名进士,为全国县区之最,近现代在多领域更是名家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不止“武进”,这里的村镇名也有着鲜明的江南地域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这本用山水人文写就的“地方志”,看看武进人如何把历史、传说甚至家族恩怨,都浓缩进一个个诗意的地名里。

 

 

水韵武进,名片深藏的地理密码

 

武进地处长江以南,境内京杭运河、武宜运河、锡溧漕河等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其地名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点。

 

“桥”见乡愁:雪堰桥、漕桥、湖塘桥

 

如果说,京杭大运河的支流在武进画出了密集的蓝色血管,那么这里的一座座桥梁就是连接这些血管的关节。

 

2.jpg

△20世纪80年代的湖塘桥

 

桥是江南水乡的重要交通联络工具,样式众多,大大小小材质不一的桥梁横亘在水泽塘湖之上,把众多物资迎来送走,把乡人送出闯荡,把游子安顿归乡。桥是生活的记忆,是水乡的重要文化,由桥而产生的地域代称也就顺理成章。雪堰桥、潘家桥、漕桥、湖塘桥、寨桥、牛塘桥、杨桥……这些带“桥”的地名萦绕心头,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乡愁所系。

 

水做的地名:从“黄天荡”到“蠡河”

 

水不但是日常所用,更是江南人们重要的生活源泉。在家用水,出门见水(塘),外出行水(船)。江南水乡不能没有水,水便成为人们生活居所的代名词。因而,武进农村颇有一些地名藏着小时的古水域。

 

洛阳镇阳湖村,由古湖泊南阳湖而得名。嘉泽镇夏溪村,因夏溪河得名。蠡河社区,顾名思义与蠡河相关。孟河镇(今属新北区)地名可追溯到唐代,时常州刺史孟简受朝廷之命拓浚河庄河道,南北沟通京杭大运河和长江,后人为纪念其功绩,将此地命名为“孟渎”,镇因河而名,遂称为“孟河”。

 

3.jpg

△黄天荡村

 

荡,跟水有关的意思主要有两个,一是浅水湖,一是积水长草的洼地,也许这样的洼地水积多了就成了浅水湖。郑陆镇(今属天宁区)有黄天荡村。嘉泽镇有甘荡村。此外,嘉泽镇捕捞村、郑陆镇查家湾等村名也都跟水相关。

 

临水而居:“墅”在武进遍地开花

 

值得一提的是,武进区域内有很多地名是带“墅”或者“夏墅”的。

 

带有“夏墅”的乡镇街道有南夏墅、西夏墅(今属新北区),村名有北夏墅(今属天宁区郑陆镇)、夏墅桥(今属新北区新桥镇)、夏墅桥(今属横山桥镇)、朱夏墅(今属钟楼区西林街道),还有直接以“夏墅”作为村名的,如雪堰镇夏墅村。当然,带有“墅”字的地名就更多了。大到戚墅堰,曾作为一个市辖区存在,常州奔牛机场所在地——罗墅湾,小到一个村,如西墅(属湟里镇),董墅(属郑陆镇,著名作家高晓声的家乡),等等。

 

其实,汉字“墅”意为田野间建造的草房,“夏”古有“大”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建在野外的大草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似乎印证这些地名。有这么多别具特色的田间地名,是否与这里历史上的农业发展状况相关,值得进一步探究。

 

地形塑造:地名速记So easy

 

4.jpg

△丫河村“丫”字河道

 

河流的纵横分布,形成了很多有特点的地理区域,在此生活的人们便用这些地形、地理位置命名村镇。牛塘镇的丫河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武宜运河和孟津河交汇的区域,形成了一个“丫”字形水域,此地百姓就按“丫”字命名自己的村子,取名丫河村。洛阳镇东尖村村名来源,是村东南原是南阳湖的一块尖角地,村民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得出命名。湟里镇原来有个村子,紧靠滆湖,传说最早是周姓居民来此定居,随着后代繁衍,规模逐渐扩大,命为“周家湖”。解放后,由于该村与宜兴的一个乡镇为近邻,又改名为“武宜村”,从字面意思很容易联想到是两城交界的村子。此外,因山名而成的村镇名,如牛塘镇青云村因境内的青云山得名,雪堰镇城湾村因村内的城湾山得名。

 

 

文脉基因,历史名人的文化带货

 

武进历史文化悠久,圩墩遗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还有独特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春秋时期的淹城遗址。这里的地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其中,并很好地继承和发展。

 

洛阳镇,很多不明就里的外地人一听名字,很是疑惑,怎么与河南省洛阳市同名。的确,洛阳镇与鼎鼎大名的洛阳古都有密切关系。洛阳镇原名永安里,不言而喻,取永世平安之意。北宋婉约大词人秦观的五世孙秦宗贤从毗陵县新塘乡的秦村迁居永安里。秦观的六世孙秦禹夫出任河南洛阳县尉,卒于任上,秦禹夫的儿子秦春扶柩归葬父亲于老家永安里。秦春因哀痛其父死于洛阳任所,为表纪念,就把永安里改名洛阳,沿用至今。

 

5.jpg

△嘉泽状元坊

 

嘉泽镇,原为“佘宅”,因北宋熙宁年间状元佘中住宅得名。辛亥革命后,有乡民书楹联“嘉乃丕绩,泽润生民”悬挂巷口,后人取楹联首字,遂为“嘉泽”。

 

奔牛镇(今属新北区),从字面意思。据宋咸淳《毗陵志》引《舆地志》记载:“汉时,有金牛出山东石池,到曲阿(今丹阳),入栅断其道,牛因骤奔,故名。”又引《四蕃志》记载:“万策湖中有铜牛,人逐之,上东山入土窟,走至此栅,今栅口及堰皆以此号。”宋以后,明清各志记载均循此说。当然,金牛、铜牛都是神话传说,奔牛地名之真实由来,实难考证。但人们还是愿意相信有这样美好的传说,为其家乡增添一些神秘色彩和文化底蕴。

 

6.jpg

△香泉村内的香泉亭

 

湟里镇香泉村,取自苏轼的一次“打卡”。相传苏轼游玩江南途经滆湖时,因避风上岸偶然来到此地,口渴而饮此地亭下井水,甚感水质甘洌香甜,遂名香泉亭、香泉井,香泉村从其名。

 

礼嘉镇政平村,取孟子“君子平其政”句意而得村名。雪堰镇阖闾城村,是因阖闾古城坐落其中而用为村名。圣烈村则是为纪念圣贤的先烈,据说南北朝时期武进和无锡出了两个好县令,吴县令和许县令,后人为纪念二人的贤德,遂取“圣烈”为村名。

 

丁堰街道有个村子,原是一代才女陆小曼先辈迁居地,因像小山一样的地形上种植了很多樟树,于是就称之为“樟村”。现在再去村里,尤其是夏天,还能看到很多茂密的樟树遮天蔽日,很有特色。

 

 

善治密码,民间智慧的生活哲学

 

7.jpg

△礼嘉双桥

 

礼嘉镇,由桥而名,桥名原为李家桥,是明嘉靖中期建于集镇区河道上的一座木桥。清雍正七年(1729),桥西望族孙氏将李家桥木桥改建为石桥,且打算用祖籍“乐安”之名取代“李家”的桥名,但遭到桥东大姓王氏的激烈反对,遂作罢,这也为双方埋下了宿怨。清嘉庆十八年(1813),桥西孙氏再次修桥时,结怨双方都怀着极大诚意冰释前嫌,彰显大家族的美德文化内涵,共同商定取“李家”之谐音“礼嘉”为桥名,意在嘉许礼让和睦之美德。

 

有时民众取村名就像给孩子取名一样,希望有文化内涵,有彰显民风民俗之意,有激励奋进之意,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之意。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体现得尤为突出。嘉泽镇厚余村取“厚德有余”之意,虽然暂时查找不到“厚德有余”的直接出处,但《周易·坤卦·象传》中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语,“厚德载物”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能够承担重大任务。“厚德有余”的意思也就通俗易懂了,村民推崇德行,就此有了厚余村名。前黄镇前进村,取胜利前进之意而得村名。联庆村,取自“联袂齐幸福,全民同欢庆”的对联,对联意亦通俗易懂。南夏墅街道新联村,则是新农民联合起来的意思。洛阳镇民丰村是希望人民丰衣足食之意,寓意美好愿望。礼嘉镇新辰村,则是新的时刻,新的起点,对未来充满信心。

 

还有一些村,因合并而兼顾命名,取原来各自村名中寓意较好或具代表的字,凑个“好上加好”。嘉泽镇丰杨村,由杨庄村与丰野村各取一字而来。前黄镇坊东村,取夏坊村的坊字和东沙村的东字而得名。南夏墅华阳村,是原南华、新阳行政村合并,从二村名中各取一字得名。湖塘镇原勤华、勤胜、圻舍三村合并后取名“三勤村”,既保留了原有的部分村名,又把象征美好寓意的“勤”字留下来,用这一“最优解”,体现了人们对质朴且美好品质的向往。

 

有趣的是,当我们在导航里输入一些武进村名时,也许意味着你将开启一段古迹遗存或民族风情的探寻之旅。

 

有些村镇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建筑,经过沉淀成为独特文化符号,成为生活于此的一代又一代人的独特文化记忆,于是就用这些建筑名代表村镇名称。前黄镇因境内有前黄寺而得名,镇内大成村、高梅村、观咀村又分别得名于大成庙、高梅殿、观咀庵。洛阳镇汤墅村、嘉泽镇西城村村名同样来自庵名。南夏墅九华村因有九龙庵和九条沟,取九字。位于312国道边的塘桥村(属遥观镇),因其村保留着明代(存疑)一座白塔又被称作白塔塘桥。

 

8.jpg

 

雪堰镇城西回民村得名,一则因为其位于城镇的西边,二是因为回民聚居是该村特色,因其独有的少数民族特色先后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前黄镇丼上村的这个“丼”字挺生僻,据村里介绍,丼作为古汉字,大意有:其一为投物井中声;其二为古时大旱之年,河床干涸,农夫在河底挖井,引水灌溉;其三作姓氏,且有记载。但具体使用哪种含义命名,有待进一步考查。

 

虽然村镇的命名方法有一定规律可循,但由于历史悠久、古籍记载缺失等原因,其文化意蕴需要进一步挖掘资源,认真考证。这也提醒我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

 

该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于公众号——今日武进


★ 相关内容